contentstart-贵妃在外颇有贤名。
她以皇上需要静养为由,不让昭华等人入内打扰。
昭华不好硬闯,免得落人口实,被冠上一个不顾父皇病体的罪名。
但就连燕妃都不能入内。
这可将燕妃气得不行。
好歹她也是执掌后宫大权的妃子,怎么还被贵妃给压制着?
然而,这口气还得咽下去。
回到自个儿宫中,燕妃才向昭华吐露苦水。
“皇上无法处理政务,已召太子回来监国。
“如此一来,往后贵妃更加肆无忌惮了。
“而本宫呢?本宫手里这点大权,只怕是有名无实。
“你瞧,皇上一病,那些个宫人都不听本宫的,全都唯她贵妃马首是瞻。
“昌平,难道我们要任人拿捏吗?
“还有,九皇子那边究竟是何想法?你劝动他了吗?”
昭华镇定地劝她。
“娘娘稍安勿躁。
“父皇病重,您若是在这个时候争权夺利,只会适得其反。
“至于九皇子那边,我想,我们得换个人了。”
燕妃闻言后,颇为不解。
同时她也对昭华产生一丝不满。
“为何突然要换人?
“你不是向本宫保证,九皇子是最佳人选吗?
“昌平,并非本宫心生埋怨,但本宫为了将他提前弄回国,也花了不少心血。
“难道他想白白占了这便宜?”
如此买卖,闻所未闻。
他要是不愿与她们合作,当初在大漠的时候就该拒绝了。
燕妃愤愤不已,只想自己的付出有所得。
退而求其次,不是她的行事风格。
另一边。
贵妃宫中。
皇上病重,太子监国。
这对贵妃而言,是天大的好消息。
两件事是亟待解决的。
一是将嘉禾传回来。
二是她兄长杨国舅的官职,早前兄长谋害魏玠不成,反被降了职,娘家已经多次写信给她,让她想想法子了。
婢女察言观色,见她心情不错,便在一边恭贺。
“娘娘,太子殿下回来后,燕妃她们可不敢再跟您作对了!”
后宫这些女人的争风吃醋,都是小打小闹。
最重要的还是前朝。
燕妃敢得罪她们娘娘,就让太子殿下在前朝发发威,让燕妃的父兄没好果子吃!
贵妃虽然也高兴,却还是严肃警告婢女。
“你可别沾沾自喜,去外头惹是生非。
“届时反而给太子添麻烦,本宫饶不得你!”
婢女赶忙颔首低眉地回:“娘娘放心,奴婢晓得了。”
……
太子已经平定山匪,本就打算回皇城了。
这天,他突然收到八百里加急的圣旨。
一看上面的内容,太子当即面露忧色,攥着那圣旨不言语。
他那一众手下互相看了看,都在猜测是什么情况。
不多时,那身着錦袍的太子眉头一拧,下令道。
“速速启程!”
“遵命!”
父皇病重,太子心知耽误不得。
一行人夜以继日地赶路,几乎没什么时间休整。
皇城。
中秋将至,宫中却没有多大的节气儿。
燕妃负责今年的中秋宫宴,因皇上病重,她打算一切从简。
金伯侯府。
金母待昭华真心实意,哪怕知道她没怀上孩子,也没责怪她、埋怨她。
知晓她为了守住彦云的侯位颇为辛苦,金母亲自下厨,为她熬汤补身。
眼看这中秋就要到了,金母也该回别城,和金父一同过中秋。
临行前,她放心不下,对昭华诸多叮咛。
昭华送走金母后,眼神略显沉重。
不知金彦云何时回来。
如果太晚,那她怕是要失约于他了。
中秋前。
太子回来了。
贵妃让人备了不少他爱吃的菜。
然而,太子在宣仁帝寝宫中待了许久,也没顾得上用膳。
宫人来向贵妃禀告。
“娘娘,殿下让您先用膳,他还有些事务要忙。”
贵妃心神不定,“他还要去做什么?”
“回娘娘的话,殿下去见魏相了。”
贵妃望着那一桌子的珍馐,直叹气。
魏府。
太子亲临,魏玠已然料到,早已让人备下膳食和茶点。
但是,太子无心用膳。
他朝魏玠行了一个弟子礼,谦逊十足。
“孤临时受命,朝堂之事,请魏相赐教。”
年轻有为的储君,容貌和才学都是一等一的好。
性子又这般礼贤下士,叫人挑不出分毫的错处。
魏玠亲自扶他起身,“殿下,如此大礼,臣受之有愧。”
然而,太子紧接着所言,就令魏玠犯难了。
“孤想大力推行魏相的新政,解决新贵族与世族的矛盾,首要的便是立威,魏相以为,从金伯侯府下手,如何?”
陆从在旁边听到了,眉头一挑。
这可真是瞌睡有人送枕头。
主子不是正想对付侯府,将昭华姑娘抢来吗-contentend